42法司(1/2)

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,www.shugelu.com,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/码继续阅读,感谢支持.

最快更新新崇祯纪实最新章节!

“臣不明白。”

咱家还有名声?

魏忠贤心道,陛下莫不是在消遣咱家?

“朕记得皇城外有登闻鼓,怎么也从来没听它响起过?”

“这个...,陛下,其中缘由很多,一时半会说不清。”

这个不说也明白。

明代的司法,不说也罢。

就连农民进城打官司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,其余可想而知。

衙门口向外开,有理无钱莫进来!

基层是这样,京师也一个鸟样。

没钱就没理。

想动?

还是老问题,你兜里没人。

“老魏,你出身底层,当知百姓疾苦。

百姓之所以会这么苦,原因很多,而这之中,又以法司为害民之本。

如果法司能为民做主,天下的胥吏贪官又怎么敢如此累民害民?”

魏忠贤沉默片刻道:“陛下,此痼疾不是现在才有的,汉唐以来就是这样,当年太祖爷杀了那么多官也不管用。”

“朕知道,朕会一点点来,试一试能找到一个好办法。”

“您打算如何做?”

“先从京师做起,登闻鼓已经形同摆设,朕打算用起来。”

“以朝廷那些胥吏的德性,陛下,没人敢用的。”魏忠贤摇头。

“所以朕打算交给你。”

“臣不明白。”

“朕会在京师内外城十三个城门各设一个登闻鼓,废除敲鼓陋习。

你东厂监管敲鼓事宜,依然由督察院审理,只是东厂全程参与审案。

案犯也由东厂看押,免得出什么幺蛾子。”

登闻鼓在长安右门外,现在是由一个六科御史,一个锦衣卫官几个校尉负责接案子。

登闻鼓有个好处,就是默许越级上告——假如审理后确有冤情的话,否则会挨一百板子,不过对于无处伸冤的人来说,似乎挨一百板子也值得,皇城根下通常也没人敢将案犯打死。

至于受理案件范围限制,朱由检不打算改。现在律令是婚嫁田地等民事案件不管,科考落第不管,自宫求进不管,藩王不管,挺合理。

“即使这样,也没人敢敲,胥吏有的是办法让百姓不敢敲不能敲。”

“朕不是不知民间疾苦之人,要想让百姓好过些,这事情总是要做的。

既然如此,早些做总比晚些做好,即使没有人敲鼓,借着这个名头,朕也能培养些人手。

万一有一个敲的,你把它办的漂漂亮亮的,说不准就会越来越多,办的多了,你老魏的名声不就打出去了。”

“臣的名声早就臭了,要不要也无所谓。

不过这事要是做成了,可是京师百姓的福气,臣在这里先替京师百姓叩谢陛下。”

“你先筹划一番,挑选人手,过了年就开张。

做这事名正言顺,哪个不开眼的多嘴,朕会让他知道厉害。”

魏忠贤见朱由检决心已下,当即道:“臣一定尽心竭力。”

“还有,以后用人记得多给点银子,不能太多,至少要让人一家能过的去。

对了,普通人家,若是糊口需要多少银子?

如果过的普通一点需要多少?”

“普通人家按五口算,糊口的话要15到20两银子,仅可以糊口,能吃饱,吃不好。

普通要20到30两,能吃饱,隔段时间能吃些肉。

如果是官员就不好估计了,人情来往太多,百十两是最低了。”

“朕知道了。”朱由检点点头,与他估计的差不多:“让郭允厚将禁卫四营粮饷赶紧定下发来,你自去做事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魏忠贤告退。

记得后世有一个小偷与守卫的理论,是根据博弈论纳什理论之类的推演出来的。

结论是:小偷作案的频率,并不是由对小偷的惩罚力度决定的,而是由对守卫的惩罚力度决定的!

只有守卫不敢睡觉,小偷的作案频率才会明显下降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