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何廷枢(1/2)

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,www.shugelu.com,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/码继续阅读,感谢支持.

最快更新新崇祯纪实最新章节!

很搞笑,魏忠贤推荐的顺天府人选居然是卢象升!

或许是他真的一心为国,就比如最初任用圆嘟嘟一样。

或许是他感觉到了什么,希望引进一条鲇鱼?

朱由检也搞不明白:“老魏,你不会不知道卢象升是什么人吧?”

“臣知道,但是考评为治政优良。”魏忠贤解释道。

天启二年的进士,初授户部主事,升员外郎,再升大名府知府,总共五年干了三个职位,能有什么表现?

说句不好听的,这短短的时间他能把辖下的情况了解清楚就不错了。

再者说了,朱由检这次借着地痞一案将两县一府衙役差不多清洗了一遍的机会,是想换上个能吏将顺天府摸个底,为以后选拔储备人才。

换上卢象升,以后他能对江南下手吗?

这才是坑呢。

“不行,换一个,没有备选的话,顺天府尹先空着。”

“陛下,陕西道监察御史何廷枢,曾任直隶真定府赵州临城县、柏乡县知县,有治理地方经验。”

两任知县有实际工作经验,又是魏忠贤费心挑选,可以。

吩咐王之心:“让何廷枢来。”

又对魏忠贤道:“这事呢,还少不得要你东厂出力,你一会一起听听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“崔呈秀呢?”

“崔呈秀因沿途查看,还没到,他的计划是将盐引定额再次提高,再汇总长芦等盐场的账簿数目。”

有点不靠谱,要是只要账簿,我还要你调查什么?自个要不就行了?

再者说,现在不是对盐税下手的好时机,我还没准备好呢。

你丫的要是一闹腾,盐税大幅下降,财政可就雪上加霜了。

“告诉崔呈秀,朝廷度支吃紧经不起动荡,让他首先把定额完成,把欠的盐税收齐,提高定额的事适可而止。

将南方几个盐场的情况摸清楚,过些时间有他耍威风的时候。

还有长芦,朕让他调查,他汇总账簿是什么意思?”

魏忠贤心道,又想做事又前怕狼后怕虎的,这位怎么想的?

只是,想想就罢了,问是不敢问的:“臣明白怎么做了。

长芦盐场,崔呈秀的意思是只要有账簿就行,账簿之外的自然是私盐,随便收拾,账簿之内的他慢慢梳理。

臣也觉得是这个理。”

“朕知道了。”

朱由检心道够狠,这位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连根拔。

不过我喜欢。

想想也是,小家小户的估计没几个有胆子熬私盐,即使有胆子也被势豪大户收拾的差不多了。

收拾势豪大户嘛,那是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的。

至于江南,暂时真不敢动。

明知道无论是盐税还是赋税榷税,都是问题多多,收拾一番肯定能增收不少。

可大明钱袋子的说法不是说着玩的,万一再来几次‘民’乱,朝廷财政可就抓瞎了。

而且,朝廷现在没有迅速解决的能力,北边西边都顾不过来,哪有精力再应付一个江南。

“陛下,您上次所说登闻鼓与学律法之事?”

魏忠贤提醒道,说是过了年就做,这可都是二月了。

“你不说,朕都忘了。”朱由检笑了笑:“登闻鼓这事你去办,定一个章程给朕看看就实行。

律法的事,你自行选择地方,从各衙门选择积年老手教授,拟定章程后先给朕看看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“臣叩见陛下。”说着话的功夫,何廷枢就到了。

“起来吧,坐。”

打量几眼,三十多岁,貌不出众,挺普通的一个人。

“朕打算任你为顺天府尹。”朱由检开门见山,径直道:“朕会交代你一些事,会得罪很多人。”

“臣不敢因畏惧而推诿。”

“嗯,顺天府现在的情况你知道吗?”

“臣知道一些。”

“你怎么看?”

“臣觉得,一张白纸好作画。”

朱由检觉得挺满意,说话速度挺慢,说话时眼睛老眨巴,很有老奸巨猾的感觉。

嗯,甭管什么样,敢做事能做事的话,就是老谋深算了。

“你有两任县官履历,朕要你理清一个衙门到底需要多少胥吏衙役,各自要多少定员够用。

再摸清陋规详情。”

胥吏衙役之害,自大明开国就随之而来。

‘典吏之外有书手,书手之外有白役。’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