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大家都是身不由己(1/2)

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,www.shugelu.com,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/码继续阅读,感谢支持.

最快更新新崇祯纪实最新章节!

大堂内无人,毛文龙不再拿着架子,脸上也露出掩饰不住的疲惫,很明显,他已是心力憔悴。

自从进京归来,皇帝就派来了新任监视太监刘应成与巡视的御史王铭,随即就要求检点军队。

这没法拒绝,粮饷握在人家手里,只得安排军队接受检点。

百般刁难!

过程只用这四个字形容就可以了。

年纪大的不算,年纪小的不算,体弱的不算,外岛驻兵不算,种地的不算。

毛文龙估计,最后能点出3万人马就算是佛祖保佑了。

可是在他看来,这些人都是他的兵,是追随他数年的兵,都是他得力的手下。

何况,东江镇军饷本来就只有7钱每月,每年20万银子20万石粮食外加几万匹布。

有这些粮饷,手下士卒都食不果腹,如果算3万人,那可就得饿死人了。

这些部下追随他,除了与后金有血海深仇之外,何尝不是为了求一个温饱,甚或是求一个富贵。

如果没有粮饷,他们还会忠心于他毛文龙吗?

恼怒之下,他数次与二人争论,激烈时甚至威胁要动手。

二人却只是不松口。

除了争论之外,他也无计可施,总不能真的杀官造反吧!

这些时日,竟有些坐困愁城的感觉。

如何才能度过难关?

能想的办法都想了。

利用皮岛的位置优势大搞大明与朝鲜的走私贸易,抽税之余甚至直接插手生意。

至于有没有与后金做生意?

你猜!

他甚至天才般的发行了军票,就是收购商人运来的货物不给钱,给张票自己去登州府领取。

明知其中弊病甚多,可也顾不得了。

只是相对于十几万人,这点收入只能算杯水车薪。

思来想去,如果朝廷真的裁减粮饷,他还真的熬不过去。

如果不想被裁减粮饷,似乎只有一个办法。

“来人,击鼓,聚将议事。”

咚咚咚!

随着鼓声,诸将陆续赶来。

此时,在皮岛的主要将领有:毛文龙的副手陈继盛副将;统领由义子义孙女真人组成的家丁亲卫的养子内丁参将毛承禄;负责军中财务的义孙毛有杰参将,原名耿仲明;骁勇善战临阵先登的毛有诗参将,原名孔有德。

这些人就是他的心腹与左右手,陈继盛一路追随他,资历威望更是仅次于他。

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,毛文龙直起斜靠在虎皮椅上的身体:“今日叫你们来,皆因内官检点兵马一事。

大伙对此怎么看,都说一说。”

片刻后,陈继盛首先开口:“末将以为,当再向朝廷上疏陈情,请求朝廷体恤。”

犹豫一下又道:“如果还是这样,只能闹饷了。”

“末将以为上疏时没有用的,不如径自陈兵登州。”毛有杰道。

毛承禄舔了下嘴唇,咧嘴道:“上什么疏?让他们检点,如果不合爷爷的心意,爷爷径直提军去登州自取粮饷。”

“放肆。”毛文龙面有怒色:“咱们是大明的官兵,不是后金的贼寇,这种话以后休提。”

考虑一会,也着实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。

上疏肯定是白搭的。

京师之事,虽然皇帝与他都没有对外宣扬,可他明白的很,上疏没用。

闹饷也够呛,京师的消息陆续传来,这位皇帝的脾气也都知道了。

可是,除了闹饷还能怎么办?

“毛有杰,你率船队去登州水寨外列阵两日,记住不许登岸。”

“末将遵命。”

众人散去,毛文龙又提笔写了个题本,派人急送京师——死马当活马医了。

叹了口气,咱实在是无路可走了,只求陛下您体谅一点,别逼得咱做出什么亲者痛仇者快的事。

————

此时,王在晋也在宁远闭门思索。

虽然闹饷之事已经平息,可这事无论是对皇帝的威望,还是对他王在晋的威望,都是一次打击,这一点无可置疑。

必须要反击!

作为官场老油条,他深知历来官场上没有各退一步的说法,即使有,也是为了积蓄力量一举打倒对手。

即使是为了在关内各镇顺利裁减粮饷,免得众人讨价还价,他也必须做出一种姿态表明决不退缩的态度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